千库网_商务红金色背景_背景编号5923454_副本.jpg

《厚重夏邑》系列之四十二“朱氏八世袭封侯”

发表时间:2024-04-21 18:10
朱氏八世袭封侯
(文/东方一红)

1368年,朱元璋在南京称帝,建立了大明王朝,其朱姓一跃成为皇朝国姓。而偏居一隅的夏邑,也有一支朱姓,他们虽与明王朝的国姓,仅仅是同姓而已。但依靠几代人的赫赫战功,完成了前后八世封侯袭爵,被后人称之为“列侯勋名无与比”,为夏邑朱氏争得了辉煌灿烂的一页。

夏邑的朱氏祖上朱明,原是明朝军营中的一名小卒,以戍卒的身份被派到北京戍守,算是个生活在北京的军户之家。其子朱真也随着成为一名军卒,机缘巧合的参加了朱棣的"靖难之变"有功,被封为中都凤阳留守司指挥佥事。

后来朱真带着儿子朱谦,转战沙场,屡立战功。再后来朱谦袭任中都佥事职位,更有“老子英雄儿好汉”的气魄,开启了夏邑朱氏家族的高光时刻。


图片

子承父之志,沙场立战功


说起朱真父子的“高光”,这和一位重要人物阳武侯薛禄有关,薛䘵本是明朝的一个将领,他跟着朱棣南征北战,立下不少战功。靖难之役后,朱棣入主南京,成功当上永乐皇帝。永乐十八年(1420)朱棣正式定都北京,封薛禄为阳武侯。在几次北伐蒙古战争中,薛䘵负责带领右哨军出战有功,又授薛禄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,特进荣禄大夫,赐给铁券,成为朝中正一品的武官大员。仁宗即位后,阳武侯薛禄掌管左军都督府,升加太子太保荣誉头衔,子孙世袭其爵。

朱真就是薛䘵部下军中的一名士卒,由于善战的本领得到薛䘵的赏识,又参加了“靖难之变”有功,在薛䘵举荐下,朱真被授予中都凤阳留守司指挥佥事。其子朱谦通过父亲言传身教,在指挥训练和管理军队中大显身手,颇有声威。朱真去世后,朱谦袭任父职,接管中都留守司指挥佥事一职,这已是正四品的实授武将了。

洪熙元年(1425)朝中的薛禄备御塞外,充任总兵官,首佩镇朔大将军印北征蒙古,这时他想起了当年一同参与“靖难之役”的老部下朱真,就向皇帝请求派朱真之子朱谦率兵随自己一起出征。在北伐战争中,朱谦果然不负薛䘵所望,屡建奇功,升调为贵州兴隆卫任指挥使。宣德元年(1426)薛禄再次北征,又想到年轻有为的朱谦,于是向皇帝请求,将朱谦调回北京,随他出战,北伐结束回京,朱谦就留在京卫任指挥使,几年后升任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,接着升任都指挥同知。

一路上打打杀杀,戎马半生的朱谦能够屡升要职,这里即有阳武侯薛䘵的赏识和知遇,也有自己骁勇善战的能力。不久他升任都指挥使、右参将,后来升为都督佥事等军中要职。正当朱谦顺风顺水时,遭到了一个部属的眼热,而心生诡计,暗地揭发朱谦曾有违反军纪的事,并告到了皇帝那里,但由于当时朝廷方面正需要防守的将领,不仅宽恕了朱谦,还以北征有功,升朱谦为都督同知,而这个打“小报告”的部属,既没有扳倒朱谦,反倒使他升职加薪,自己却落了个自讨没趣。


图片


朱谦历经明成祖、仁宗、宣宗、英宗、代宗,一直守卫在宣府、大同一带,他抵抗兀良哈、瓦剌等有功,升职右都督。北京保卫战后,以左都督任宣府总兵,镇守宣府。景泰元年(1450)朱谦在关子口抵御也先进犯,四退胡寇有功,加封为抚宁伯,可惜封“伯”爵不久的第二年,朱谦卒于任上,朝廷追赠抚宁侯,谥号武襄。

景泰二年(1451)朱谦长子朱永袭任父职,作为职业军人的后代,他从小就在军营里摸爬滚打,具有良好地军人素质。但朱永能够脱颖而出,崭露头角,这还得从“土木堡之变”说起。

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,被瓦剌也先击败,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骑兵俘获。事出突然,其弟朱祁钰临危受命,登上了皇位,次年改元为景泰元年,朱祁钰即位后力挽狂澜,积极稳定时局,在“北京保卫战”中击败瓦剌,在明王朝转危为安中起到了一定作用。

瓦剌也先见朝廷易主,新君登基,手中俘获的前皇帝英宗朱祁镇自然失去意义,就想要放还,在也先将明英宗送回途经宣府时,镇守宣府的朱谦带着朱永一起迎驾,并好吃好喝的摆宴为这位前任黄帝洗尘接风。次日清晨英宗起驾回京,居然发现朱谦父子一夜没睡,站在门外守卫自己的安全,甚是感激,特别对长像英俊、身材高大魁梧的朱永,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英宗回京后,就被不怎么欢迎他回来的新君弟弟朱祁钰,囚禁起来。直到景泰八年(1457)景帝朱祁钰大病将危,英宗朱祁镇“夺门之变”成功,重新登上了皇位,改元为天顺元年。在大封功臣时,事也凑巧,不经意间看到了群臣中高大威猛的朱永,英宗很是大方,出手就给了朱永一品武将的职务,命令他即日起负责统领团营中的宣威营禁军。

时隔七年在宣府的一面之缘,英宗居然一眼认出来,给他留下美好印象的朱家大帅哥,不得不说是朱永的造化了。这一年朱永二十五岁,正是血气方刚,大显神威的年龄,他统领着三千营,兼领神机营,成为了关系着明朝江山社稷的军中大员。

一个男人成功,少不了一个贤惠的女人,此话不假,朱永的原配夫人孙氏早逝,续娶继室张氏出身将门之后,是英国公、河间王张玉之孙女、定兴王张辅的女儿,二十一岁时嫁入朱家。张氏克尽妇道,忠诚孝敬,持家宽厚有方,教子读书明理,又加上其显赫的家庭背景,也为朱家日后的兴旺发达起到了固基的作用。


图片

1465年,命运多舛的明英宗朱祁镇驾崩,明宪宗朱见深继位,改元成化,这一年荆襄一带盗贼刘通作乱,任命朱永为总兵官,率军会合湖广总兵李震、河南巡抚王恕入山进讨。朱永进军南漳,击败叛军,斩首了反贼九百余人。后来朱永因病留驻南漳,病愈后,朱永在途中又击败叛军余党,俘斩数百人。次年十月,朱永相继征讨叛乱的石龙、冯喜等人,多次的战功,朱永由“伯”爵而晋封为抚宁侯。

明朝的爵位,参照了前朝分为“宗室爵位”和“功臣外戚”两种。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“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”五大爵类,后来压减为“公、侯、伯”三个爵位。作为非皇室正统的功臣。“封侯”是对立有军功的一种褒奖,“袭侯”则是功臣外戚的子孙后代对前辈爵位的继承。朱谦、朱永的爵位当然属于“功臣外戚”的封赏,这也充分代表了一个家族的荣耀。

成化三年(1467)正月,鞑靼内争,毛里孩成为了鞑靼之中的最强者。一直密切关注鞑靼动向的都御史山西巡抚李侃上言,如果鞑靼毛里孩率大军入侵,深为可虑。成化皇帝于是命令抚宁侯朱永佩平胡将军印,充总兵官,率京营马步官军二万进军大同,并命令杨信及大同、宣府等军马俱听调用,统一由朱永指挥作战,合力征剿。当大军到达大同前线后,鞑靼毛里孩也可能是感觉大军压境,直接来个上书请求入贡称臣,朱永等人不战而胜,班师回朝。

到了成化六年(1470)北方蒙古首领阿罗出长驱直入,来打双山堡。朝廷拜抚宁侯朱永为平虏将军,发兵征讨。先是在开荒川击退了敌军,后又在牛家寨一带大败敌军。本战过后,朱永得以获准其子孙世袭“侯爵”的封赏。八年后加封朱永为太子太保,次年冬拜为靖虏将军,东征建州女真而又立战功,进爵为“保国公”。后来与权宦汪直等人出兵大同,抵御亦思马因,获得首功,而后又以镇朔大将军率军抵御蒙古达延汗有功,累加职为后军都督府掌府事、太师兼太子太师。

治军严肃又能打善战的朱永,前后八佩将军印,内总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,为明朝的北方边境地区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,他也成为了朱家官职做的最高最大的一位。弘治九年(1496)朱永卒,年六十八岁,被朝廷追封为宣平王,谥号武毅。


图片


恩泽惠八世,世袭抚宁侯


“将军尽封侯,铁券誓河山。白衣领荫袭,立在执戟班。”这是明朝诗人李东阳在《拟古出塞》中的诗句,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和军事征讨的场景,以及将军们得到丰厚的封赏,身披白衣,站在战斗的前线,成为万人瞩目、众人敬仰的封侯将军。

可见“封侯”这份荣耀是至高无上的,也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尊严。古时候有句话“文到阁老武到侯”,指的就是文官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就是阁老,武官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则是封侯加爵了,朱元璋更是明确表示“文官不过侯”,所以文官一般最高也就只能达到阁老这一级别,再高也不能高过武官。

从父亲朱永手里接过爵位的朱家第三世抚宁侯朱晖,长身美髯,其威像与其父朱永一般,数次随父朱永出兵塞下,也算是久历战火。朱晖虽和父亲的才干相差甚远,但多少也积下了几场战功。他于弘治五年(1492)授勋卫,统领京卫神机营,督三千营兼领右府事。

弘治十四年(1501),鞑靼小王子火筛诸部联合起来共同入侵长城沿线,纵横数千里,延绥、宁夏皆告警,所至杀掠殆尽。明孝宗朱祐樘命朱晖佩大将军印,充总兵官,前往御敌。兵至宁夏后,而敌已饱掠而去。朱晖等分兵五路,夜袭敌巢于河套,但敌军闻讯后早已转移,仅斩敌三人,可谓是劳而无功。不久小王子火筛复又以十万骑分路入侵宁夏,掠固原等地,大肆杀掠,尸骨遍野,明军吃了大败仗,关中震动。接着小王子二万骑入侵宁夏东路、韦州杀掠,明军躲避城寨,不能抵御。朝廷命朱晖率部增援,朱晖部对其有所畏怯,慢慢腾腾的赶到,仅斩杀敌军十二人,但也夺回所掠俘虏四千人。
朱晖这两次征战效果不大,但他却接连报捷,上书论功行赏达万人。朝中大臣对此谎报军功议论纷纷,弹劾朱晖。说其两次出征耗费军饷物资数十万,仅杀十五人,不仅无功,还应当以治罪。但当时明孝宗朱佑樘出于对朱晖的信任,均被他压下不作处理,等朱晖班师后,仍命他为总督团营,并统领三千营和右府。


图片

面对边塞外虏的不断骚扰,弘治十七年(1504)朝廷任朱晖为征虏将军、充总兵官,率京兵备御宣府。这地方也是他祖父朱谦、父亲朱永的老根据地,因此守卫起来,也得心应手。次年秋,鞑靼部落入侵宣府,被宣府副总兵率军迎战击退。也就是这一年,弘治皇帝朱佑樘驾崩,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继位,鞑靼部落再次入侵,武宗命令朱晖、史琳带兵防御。战后朱晖奏报,参将陈雄击斩八十余级,还所掠人口二千七百,有功将士二万余人。武宗皇帝派兵部前往核实,虽发现奏报水分依然较多,但也算有战功一件,默认了朱晖的奏报。

朱晖虽军功不怎么务实,但得皇帝信任,又是功臣之后,在抵御西北边外敌,虽战绩平庸,几次功小赏大,受惠于其父朱永的恩泽,因而也加了太子太保衔。

朱家自袭封侯爵以来,只有朱晖获准袭封保国公,其后子孙只世袭了抚宁侯。朱晖之子朱麒为第四世,于正德七年(1512)袭侯,任南京守备,出镇两广,朱麒与国戚联姻,娶淳安大长公主之女蔡氏,即明英宗的外孙女。朱麒一生平淡无奇,因有国戚这层关系,顺利成章的加太子太保衔。其子朱岳,嘉靖十七年(1538)袭爵抚宁侯,守备南京仍掌南京中军都督府事,后来又掌左军都督府事,但没有出彩的功绩,于隆庆元年去世。可能是朱岳膝下无后或其他原因,由其堂弟朱岗在隆庆二年(1568)接袭抚宁侯,他俩算是第五世。朱岗之子朱继勋万历十九年(1591)袭爵抚宁侯,即第六世。他掌府军前卫,后来自南京归京途中,行至临清关被关使所逼,心理素质差到难以承受,居然自杀了。

可见朱氏家族这三代虽享受着爵位,但地位和威望已经很低了。到了第七世朱景瑜,据说袭爵抚宁侯没多久,在秦淮河畔偶然落水,然后就一病不起,形同死尸,却又有一息尚存,用现在的说法也就是个典型的“植物人”。万历四十六年(1618)经朝廷批准,其子朱国弼在父亲未死,提前承袭了抚宁侯爵。

如果说朱氏一族自朱谦封伯赠侯以来,后世子孙袭职袭爵,多少都带有个人的一份努力和进取,但传至第八世的朱国弼,则完全是在先辈们的光环笼罩中上位袭侯,他虽官居要位,但政治上无所建树,甚至有点平庸无能。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,朱国弼因拥立有功,竟然破例晋升为保国公。他排斥路振飞,依附马士英、阮大铖,成日与赵之龙沉迷酒色,极尽奢华。


图片

这位保国公朱国弼政治上虽没什么建树,但他在精神生活上确是一个大赢家,他不仅位列当朝群臣之首,连娶的老婆都是绝色佳人。

一次在秦淮河畔,朱国弼偶遇了号称“秦淮八艳”之一的寇白门,立即被她倾国倾城的美貌所吸引。寇白门优雅美丽到什么程度,清初文学家余怀所撰的《板桥杂记》中记述,“白门娟娟静美,跌宕风流,能度曲,擅作兰花画,相知拈韵,能吟诗,然滑易不能竟学也。”意思就是说寇白门端庄贤淑而又美丽,潇洒放逸而极富才华风情,知音度曲,写文画兰,无所不精,不仅懂得古典韵律,还能吟诗唱和,足以见其多才多艺。

如此才女佳人,惹得朱国弼一见神魂颠倒,于是展开攻势,先后三天两头的来到寇氏歌楼上包间,最后不惜重金为寇白门赎身。在朱国弼的百般追逐下,十七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朱家的花轿。

好日子没过多久,1645年,也就是清入关的顺治二年,清军南下逼近南京小朝廷,朱国弼身为群臣之首,被推为南京留守,他居然与赵之龙等人,甚至连同马步兵二十余万人,全部投降了清朝。朱国弼一家也尽数解入北京,被清廷软禁起来,他为了保全活命,想着把家里连同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,筹集钱财来赎他的性命。

寇白门十分痛心,义正言辞的对朱国弼道,“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。若使妾南归,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。”朱国弼思忖半天,最终答允。寇白门便短衣匹马带着婢女归返了南京城。尽管痛心朱国弼的薄情寡义,但寇白门仍践行承诺,筹措了银钱两万两,为朱国弼在清廷赎了身。

朱国弼脱身之后,一方面还觉得如此美女不舍丢开,另一方面或许也真受了点感动。危难之际能够如此重义的女子并不易寻,便找到寇白门想和她重修旧好。然而今时寇白门已不同往日,她正言相告朱国弼,“当年你用银子赎我出青楼,如今我也用银子把你赎回,你我之间再无瓜葛,从此一刀两断,互不相欠。”

一代才女寇白门从此重归秦淮河畔,“筑园亭,结宾客,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,酒酣耳热中,或歌或哭,亦自叹美人之迟暮,嗟红豆之飘零”,后来在秦淮歌楼的灯红酒绿中,因病而香消玉殒。当时文人钱谦益作《寇白门》追悼诗中写道,”寇家姊妹总芳菲,十八年来花信迷,今日秦淮恐相值,防他红泪一沾衣。丛残红粉念君恩,女侠谁知寇白门?黄土盖棺心未死,香丸一缕是芳魂。” 这正是寇白门一生风尘的真实写照。


图片


拨开历史的烟尘,从明景泰元年(1450)开始,到南明弘光元年(1645)结束,夏邑人朱谦、朱永、朱晖、朱麒、朱岳、朱岗、朱继勋、朱景瑜、朱国弼八世九人以伯、侯、公而封袭,前后贯穿明朝一百九十五年,实属罕见。

时光车轮碾轧的道道印痕里,从夏邑走出来的朱氏,其八世封侯中,有过屡立战功的大将军,也有过平庸无能的降清者。这样一个家族,以他独有的社会地位和家族传承,深藏在大明王朝的历史长河,静静地等待着后人,去怀想,去评说。



资料参考:

① 《夏邑县志》明嘉靖本;

② 《明史稿-列传》朱谦传

③ 《国朝献征录》明-焦竑著

④ 《板桥杂记》清-余怀著;

《秦淮八艳》寇白门篇

⑥ 《归德府志》人物篇

其他网络资料和史料记载等。


图片

图片    【作者简介】
    东方一红,本名李萧林,字亦耕。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,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、商丘市作协、书协、摄协会员、理事,夏邑县第十届、十一届政协委员、县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,2020年被授予商丘市“杰出文艺人才奖”。业余爱好摄影、书法、诗词、文学等,知名摄影家、作家、诗人。
QQ/微信:273361666
电子信箱:dfyh2466@163.com   
    图片